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“植绿护线+新能源+储能” 保障入网电能稳定

2024-06-111250电力网电力网

6月11日,我国首个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——宁夏送湖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。

宁电入湘工程总投资规模约1000亿元,由宁夏中卫出发,途经甘肃、陕西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等5省(区)1市,线路全长1634千米。该工程主要输送的是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利用太阳能、风能等清洁能源生产的绿色电、清洁电,成为宁夏面向“双碳”目标、实现新能源高比例稳定输送的创新工程,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实现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示范工程。

据了解,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装机容量共计1764万千瓦,将推动宁夏电网外送能力从1400万千瓦提升到2200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,大幅带动宁夏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,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。工程投产后,每年将为湖南增加360亿度—400亿度的用电量。

“植绿护线” 生态治理让电塔更牢固

宁电入湘工程是国内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、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大通道。在前期规划和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,建设方遇到了哪些难题?又是如何解决的?

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,宁夏段有261公里。其中,68%的线路途经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形,也就意味着部分电力铁塔,需建设在“沙戈荒”地带,而区域内植被稀疏、地形复杂,加上风沙的侵袭,会让电力铁塔有倒塔的风险,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为解决这一问题,工程建设方借鉴了以往特高压运维管理经验,启动了“植绿护线”计划。

“新能源+储能” 保障入网电能稳定

此外,工程建设团队还探索“新能源+储能”技术,解决新能源不稳定技术难题。

为了掌握新能源发电的规律,宁夏电力部门加大科技攻关,开发建立预警系统,运用人工智能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,来实时监测新能源电力的运行情况。

同时,为了保障新能源电力的稳定输送,宁夏电力系统持续攻关“新能源+储能”技术,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深市绿色能源发展:新能源龙头企业“高水平”智造推动能源领域“焕新机”
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、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。目前,深交所汇聚了近

0评论2024-06-10527

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 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
4日,由国家能源局印发的《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正式公布。《通知》旨在提

0评论2024-06-10333

国家电网多措并举服务新能源汽车端午假期出行
记者9日从国家电网获悉,端午假期多地高速公路迎来充电高峰,国家电网提前部署,多措并举做好充电保障服务。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

0评论2024-06-10333

国家能源局:加快建设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,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
国家能源局印发《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。其中提出,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。新形势下,

0评论2024-06-04527

王志轩:解决新能源投资主体非技术成本攀升问题
每经成都5月23日电(记者胥帅)5月23日,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(成都)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在成都世纪

0评论2024-05-23563